学科布局谋先,强势构筑高地
辽宁大学始终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世界一流的纪检监察学科人才培养体系。2022年1月学校率先成立辽宁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成为全国首批5所之一、东北三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集纪检监察人才培养、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学科研单位,在纪检监察学科领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同年7月,辽宁省纪委监委与辽宁大学合作共建辽宁省监察官学院,“两院”合署办公。纪检监察学院与辽宁省监察官学院、辽宁省心理测试与行为分析重点实验室、中国特色反腐败研究中心、纪检监察专门刊物形成了“两院一室一中心一刊物”的辽宁大学纪检监察学科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为学科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4月,学校成功获批纪检监察本科专业,成为全国仅有的5所具备招生资格的高校之一,彰显了学校在纪检监察学科领域的卓越实力和先发优势。从2023年起,学校每年招收60名纪检监察本科生进行培养。依托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资源优势,设置6 个纪检监察硕士方向和党内法规、监察法学等3个博士方向,实现纪检监察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纪检监察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辽宁大学纪检监察专业位列A+专业,排名第一,充分展现该专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和卓越品质。
2024年9月,纪检监察学获批全国首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成为东三省首个且目前唯一的纪检监察学硕士授权单位,全国范围内,仅有6所高校获此殊荣,进一步巩固了本学科在全国纪检监察学科领域的重要地位。
思政领航铸魂,培育卓越人才
学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课程设置上,学科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确保教材选取和知识传授紧跟时代步伐。公共基础课采用“马工程”重点教材,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特色创新课采用自编教材以及相关典型性教材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将社会场景真实问题融入课程教学,持续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纪检监察学科教育教学各环节,教育引导学生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时代青年。
学科聚焦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和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建立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为牵动,深入整合相关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学科在全国领先的优势地位和品牌价值,构建“贴近一线、贴近实战、贴近发展前沿”的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新格局。培养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掌握扎实的纪检监察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纪检监察知识体系,具备独立从事纪检监察教学研究和实务工作的高素质纪检监察专业人才。
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科以实务讲座、学术讲座、实践活动、人文素养讲座四类活动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邀请省纪委办案专家开展实务类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和技巧;组织学生观摩示范法庭案件审理,使学生在真实案例中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公正;结合专业特点成立“清风青语”大学生宣讲团和红色基因研学社会实践队,讲述中国特色廉洁故事、传播廉洁好声音。不断培养学生塑造“铁一般的担当、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体魄”。
通过系统课程学习和实践锻炼,培养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纪检监察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后备军,为国家和地方的纪检监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发挥共建优势,打造精锐团队
基于学科建设的需要和纪检监察实践的特点,纪检监察学设置纪检监察理论、党的纪律学、监察法学、廉政学四个二级学科方向。打破培养单位和实务部门的壁垒,充分发挥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资源优势,搭建了“导师负责、导师组集体指导、纪检监察实务专家参与”相结合的师资团队。为打造高精尖学科团队,学科全力推进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辽宁省纪委监委、沈阳市纪委监委、大连市纪委监委、铁岭市纪委监委、葫芦岛市纪委监委签订《共建实践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纪检监察人才培养、理论咨询与研讨、干部培训和科研创新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委校共建优势,组建一支由224名纪检监察实务特色课程指导教师组成的强大队伍,打造并共享纪检监察学科人才库。同时,组织学校优质师资与纪检监察实务专家开展跨校集体备课,实现课程效能的有效转化,确保教学科研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为打造高质量学科团队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整合科研力量,驱动创新引擎
学科依托“两院一室一中心一期刊”以及辽宁省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廉洁文化中心等平台资源,积极开展高质量的纪检监察科学研究。开展“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纪检监察学科体系”“中国特色反腐败研究论坛”“贿赂犯罪的治理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公职犯罪的立法与实践”“腐败犯罪的处罚与对策及国际协作的改善”等全国性和区域性学术论坛,为专家学者和实务专家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研讨平台,推动纪检监察学科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学科聚焦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发展前沿,鼓励教师及科研人员创新开展纪检监察学科理论研究。近年来,教师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辽宁省纪委监委专项研究课题等重大科研项目;在SSCI、CSSCI等期刊发表多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多篇资政建议得到批示或被有关部门采纳,产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识性、引领性的学术成果。同时,学科积极助力智慧反腐,深入研究解决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中的疑难问题,研发廉政审核辅助测量方法、讯问谈话突破系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等先进技术,为纪检监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优化办学环境,保障高效发展
在辽宁省纪委监委的大力支持下,辽宁大学新建纪检监察教学科研楼,大楼项目总建筑面积19525平方米。纪检监察教学科研楼项目将信息技术与空间设计充分整合,包含智慧教室、多媒体教室、信息网络机房、模拟审讯室、模拟法庭、廉政教育展厅、案件查办与监督预警大数据中心、文书鉴定中心、声像资料鉴定中心、电子数据鉴定中心、素质拓展场地、科研用房、行政办公用房、辅助用房等。满足了纪检监察教学、科研、培训等多项需求。
此外,教学科研楼还重点建设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搜查和勘验检查、谈话突破、大数据办案、心理测试与行为分析、模拟卷宗、挂图作战、审查调查措施文书、电子数据取证、内网电化教室等10个实训平台,为教学科研提供了逼真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模拟实战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不断优化的办学环境,为培养高素质纪检监察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新时代新征程,学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引领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展现全新风貌,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专业精通、堪当振兴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有力智力支撑,为纪检监察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沈阳·辽宁大学 @ Copyright by www.l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 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十大街58号 邮 编:110136 电 话:024-62602345(蒲河校区)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邮 编:110036 电 话:024-62202013(崇山校区)